一、建设指导思想
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执行党的中医药方针政策,努力开展中华医药的保护、研究工作,传承与发扬中医药文化。
基于云南为少数民族大省,民族医药资源丰富的省情,和云南得天独厚的地域环境优势,基地展馆建设以云南地产中药资源和民族医药资源为特色,建立中医药与民族医药学习、交流、研究的平台,全面服务于云南省传统医药教学、科研、临床、交流和进行中医药文化科普知识教育、社会科普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促进传统医药在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发展卫生事业等方面做出新贡献。
二、基本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把以人为本作为博物馆事业加速发展的基本理念。树立博物馆文化资源属于人民、博物馆文化发展依靠人民、博物馆文化成果惠及人民的理念。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博物馆事业科学发展的关键环节。鼓励公众参与博物馆事业,维护博物馆文化资源共享的公平,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坚持质量优先。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博物馆发展观,注重博物馆内涵发展。建立以提高博物馆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把博物馆资源配置和博物馆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博物馆功能和职能发挥、提高办馆质量和水平上来,结合博物馆特点办出特色、办出品牌。
坚持服务优先。把充分发挥博物馆的社会作用作为博物馆发展的根本任务,强化藏品保护研究和博物馆学术研究,创新展示教育传播的内容、形式、手段,切实提高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坚持改革创新。把深化改革作为推动博物馆发展的根本动力。坚决破除束缚博物馆发展的思想观念和制度障碍,创新博物馆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有利于博物馆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建设现代博物馆制度,激发博物馆的活力。
三、总体目标
到2026年,基本形成特色鲜明、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的博物馆体系,通过5年的努力,建设成为在西南甚至全国有一定影响力的中医药民族医药博物馆和面向社会开放的,宣传中医药、民族医药优秀传统文化,普及中医药、民族医药科学知识的省级民族医药科普教育基地。博物馆文化深入人心,争取进入国家三级博物馆行列。
四、发展战略
引导博物馆合理定位,强化各具特色的办馆理念,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呈现优势,打造立足馆藏特点和地域文化特色的专题性博物馆。
(一)发挥科技和人才支撑作用,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推进数字化博物馆建设,不断提高博物馆管理现代化水平,为公众提供丰富多彩的公共文化信息服务;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增强博物馆事业发展的创新能力。
(二)着力打造一批博物馆发展的品牌活动,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博物馆事业整体繁荣。
五、发展任务
(一)完善博物馆人才体系建设
完善博物馆法人治理结构。博物馆应依法制定章程,依照章程规定管理博物馆。探索建立博物馆理事会或董事会,吸纳有代表性的社会人士、专业人士、基层群众参与管理。健全社会支持和监督博物馆发展的长效机制。
(二)充实博物馆藏品收集保护体系
1.充实藏品体系:加大人力、经济投入力度,加强近现代文物、20世纪遗产、当代遗产实物资料的收藏。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载体和信息载体的收藏。加强自然历史标本、科技发展物证的收藏。加强民族民俗文物的收藏。加强当代各门类艺术品的收藏。
2.加强藏品登记、建档和安全管理体系。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全面完成博物馆藏品登记、建档等基础工作,建立博物馆藏品数据库。推进藏品信息资源共享、利用。加强科学保管,落实离任移交和藏品丢失、损毁责任追究制。
3.全面实现藏品保存、保护达标。改善博物馆藏品现有保存条件。针对馆藏珍贵文物等重要藏品实现集中展示、专人保管,有效预防藏品自然损毁的潜在风险和损失。
(三)提升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1.博物馆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制度化。建立长期有效的馆校联系制度,创造与教学内容结合互补的教育活动项目品牌。加强博物馆青少年服务部门建设,大中型博物馆要建立专门的青少年服务部门,小型博物馆可以设立青少年服务专员。培养专家型讲解员和辅导员队伍,结合博物馆资源制定有针对性的青少年参观与讲解计划,提高对青少年服务的质量。
2.创新博物馆文化传播。通过数字博物馆、远程教育网络和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使博物馆文化成果惠及更多民众。创新国际博物馆日宣传活动,打造博物馆文创产品,增强公众对博物馆的认知与互动;鼓励博物馆以各种形式参与社区文化建设。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应大力挖掘老年观众参观的潜力。
(四)健全博物馆科学研究和科技保护体系
健全博物馆科研组织体系。加强博物馆科研能力建设。支持博物馆与社会科技力量共建科研联合体,建立一批博物馆科技创新联盟和区域创新联盟;加强博物馆基础理论、发展战略和政策法规研究;加强藏品科技保护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研究;加强博物馆信息技术应用,推进数字化博物馆建设,不断提高博物馆管理现代化水平。
六、具体措施
以国家三级博物馆建设要求条件及考核指标为指导,逐步完善博物馆的各项规章及管理制度。
(一)完善基础的硬件设施建设
1.加强博物馆的安防设施建设:设立独立的博物馆安全监控系统。有效对整个博物馆的主要出入口、重要部门、重要保护区域进行报警监控,有效的预防各类案件的发生,并对各个重点藏品单元进行安装探测器。
2.建设博物馆独立的门禁系统:根据博物馆的安保制度和我馆实际,应封闭博物馆的所有通道,保留正门唯一通道,便于进出、管理和监控。
3. 建设符合博物馆标本需要的消防设备:结合标本、文物保护的需求配备博物馆专用的消防设备。
(二)加强博物馆内涵建设
1.结合馆藏藏品打造特色馆、精品馆。
以专题馆的形式完整的展示我馆的80幅唐卡;采取藏族、藏医学元素进行布展,配以一些现代展示手段,增加参观效果。将之打造为特色馆、精品馆。
2.加强博物馆数字化建设,建设博物馆多媒体智能语音导游系统。
创新科普教育形式。利用多媒体具有的信息储备丰富、展教手段多样、乐于接受,互动性强的优势,结合馆藏自身特点,使科普教育更加注重实效性、针对性。不断提升开展科普教育的水平。
3.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加强博物馆宣传
加强博物馆网站,公众微信号充分发挥博物馆的网站宣传教育功能。
4.打造博物馆文创产品和品牌活动,提升博物馆教育和服务功能
结合自身馆藏特点和优势,打造少数民族养生保健科普视频、科普读物、馆藏藏品图册、民族医药诊疗用品以及其他与传统医药相结合的文创产品。
5.加强中医药民族医药文物文献的收集工作,增加博物馆藏品和展品
深入发掘我省中医药、民族医药资源,丰富中医药、民族医药的教学、科研、临床提供丰富的资源和信息。
6.加强博物馆藏品环境环境的提升与保护
通过改善保存环境,采用防虫、防潮、防尘的木柜、木盒 ( 如樟木、楠木等) 保存,同时应对古籍中虫蛀、霉烂、老化、脱线等情况分别予以统计、归类和分析,制订相应的修复方案,开展修复和保护工作。
7.加强博物馆特色藏品的数字化保护和研究
在实体博物馆基础上,建立特色藏品数据库,通过此途径不仅实现馆藏文物的永久性保护,也实现馆藏资源共享和博物馆的研究功能。
8.建设云南药用植物活体标本园
以云南省中医药民族医药博物馆为依托,在博物馆中庭建设“滇南本草园”、“石斛药苑”、“药用花卉园”等。更加凸显博物馆第二实践课堂功能。
9.建设云南民族医药治疗、养生保健体验馆
在云南省中医药民族医药博物馆内建设“云南民族特色诊疗技术体验馆”、“药茶养生体验馆”等。从而增加观众参观过程中的交流体验,促进中医药民族医药文化宣传交流。
10.创新科普教育形式,打造博物馆文创产品。
结合自身特点,以传统医药为主,兼具民族文化特色,注重实效性、针对性,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宣教活动、科普读物、科普宣传视频等,同时打造具有馆藏文化内涵的博物馆文创产品。
七、保障措施
(一)加强博物馆从业人员队伍建设,建设高素质博物馆人员队伍
严格博物馆从业人员资质,提升从业人员素质,努力造就一支品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博物馆从业人员队伍。提高博物馆从业人员业务水平。加强文博专业硕士学位教育,通过研修培训、学术交流、项目资助等方式,以中青年为重点,培养博物馆业务骨干、学术带头人和馆长,造就一批优秀的博物馆管理经营、建筑规划、藏品修复、文物鉴定、陈列展示设计、教育传播、文化创意、国际交流合作等急需紧缺专门人才和学科专业领军人才。
(二)保障经费投入
有固定的经费投入为保障,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积极探索多渠道筹集经费的体制,实行以举办者投入为主、博物馆设立基金接受社会捐赠等多途径筹措经费的机制,大幅度增加博物馆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