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患子科植物荔枝的果实
【性味功效】性温,味甘。健脾补心,养血安神,温中止痛,和胃止呃,固肠止泻。
【适应病证】脾胃气虚,心悸怔忡,失眠多梦,胃寒疼痛,呕吐呃逆,大便溏薄,五更泄泻。
【用法】生食或煮粥食用等。
【宜忌】阴虚火旺、牙龈肿痛、鼻衄者忌食。糖尿病患者慎食。
【食疗举例】
(1)治虚弱贫血:荔枝干果7枚,大枣7枚,每日1剂,水煎服。
(2)治肾虚五更泄泻:荔枝干果10枚(去壳去核),大米(或糯米)100克,同煮粥,加适量白糖调味食用。每日1次。
(3)治神经衰弱、风湿性心脏病、心悸不眠:鲜荔枝肉200克,猪心1个(约300克),党参30克,红枣5枚。猪心切去肥油,洗净与荔枝肉、党参、红枣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沸后,文火煲2小时,调味佐膳。
(4)治小儿遗尿:每日吃荔枝干肉10只,常吃可见效。
(5)治脾肾两虚、大便溏稀:干荔枝肉50克,淮山、莲子各10克 (捣碎),水煮至软烂时。加入大米100克,同煮粥,加适量白糖调味食用,每日1次。
(6)荔枝干七个(连壳和核一起打破),用两碗水煎至一碗服下,治孕妇堕胎后下血不止及产后出血。
(7)荔枝莲子淮山粥:干荔枝肉50克,淮山、莲子各10克(捣碎),水煮至软烂时,加入大米100克,同煮粥,用油盐或白糖调味食用,可治老人晨起腹泻(五更泻),大便溏稀等症。
【附录】
(1)主要成分有葡萄糖、蔗糖、蛋白质、脂肪、胡萝卜素、维生系B1、维生素B2、维生素C、叶酸、柠檬酸、苹果酸、钙、磷、铁、精氨酸、色氨酸等
(2)含有丰富的糖分,能补充能量、增加营养,对大脑组织有补养作用和镇静作用,能增强记忆、减轻大脑紧张疲劳,可改善失眠、健忘等症;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蛋白质,有助于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提高抗病能力。
参考文献《中医食疗养生学》